close

"結婚以後,你的身體不是你的,是你的另一半的....."
啥..這是什麼鬼?
這是我當初聽神父說到兩性關係部分時的第一個震撼..

婚前輔導的課程隨著時間慢慢過去,
以及神父越來越忙碌,
慢慢接近尾聲了..
婚禮盛事中讀經的選擇完成了,
各項禮儀中使用的內容也算決定了,
聽說最後的一堂課,
神父會跟我們說說聖經的婚姻觀之類的..也可能是我記錯了,
(自我安慰的貓可說:記錯也是很合理的,
畢竟對於一個非教徒的我,
在過程中有太多的新的專有名詞..)
在此刻,開心的是算是即將要畢業了,
但相對的,
對於步入禮堂的日子似乎又近了一點..

在這一堂一堂的課程中,
神父有一個一開始就開宗明義提出的堅持:
必須參加一個婚前懇談座談會,
座談會的內容舉凡男女差異,姻親關係,理財觀到親密關係都有涉獵,
最近的這一次座談會是台北市政府的家庭教育中心主辦的,
有興趣的可以看看這個網址:
http://ttaipeifamily.womenweb.org.tw/Activity_Show.asp?Activity_ID=7692
上個週末,
我跟陳同學花了整整兩天的時間,
經歷了社工團體口中所謂的婚姻成長團體,
算是做完神父要求的一個功課,
從一開始的小排斥,
到後來可以敞開心胸傾聽分享夫婦的生活小故事,
兩天下來,
心理其實是踏實的,
對於步入婚姻這件事,
似乎減少了一點擔憂與遲疑..

在這兩天裡,
有些東西是我們已經經歷過的,
有些是我們曾經面臨的來自原生家庭的差異,
還有一些是我們不曾知道的可能的差異,
因為這種種的差異,
都考驗著一對男女能否繼續走下去,
能不能去了解體諒彼此與溝通模式的建立,
幾個活動下來,
讓我們驚訝的是,
即使交往了10年,
我們並不像自己以為的那麼了解對方,
小從討厭做的家事到喜歡吃的早餐,
當我們理所當然的以為是什麼的時候,
結果卻在意料之外..
而溝通這件事是解決相處過程種種困難唯一的解答..

令我們印象深刻的是聽到一個關於"身體"可能存在的差異:
在親密關係的那個章節,
來做分享的夫婦對於肢體的表達與接受有很大的差異,
當先生像偶像劇的男主角一樣給了太太一個大大的擁抱時,
"好了好了,我快不能呼吸了..."
的回答會不會大大地潑了一盆冷水;
走在路上,
熱情的先生會請身旁的太太模仿前面的那一對情侶,
親熱的將手勾在他強壯的臂彎裡,
而太太做出的模仿的動作卻會在幾分鐘後自動收回...
由於來自原生家庭的習慣,
擁抱對先生來說是再自然不過的一種表達愛的方式,
而太太卻對於身體的接觸有些許的尷尬與不自然,
不了解的人,
也許會以為對方不夠愛自己,
但這個差異卻來自生長環境的養成..
這一段的分享呼應了神父說的那句話,
在相處的過程中,
了解對方的需求與相互的協調顯得那麼重要,
也可以做為以上那句話的白話文翻譯..

而讓我大受震撼的,
是世界上居然有人不喜歡擁抱,
既然這樣,
就趁此機會跟陳同學說...
我很喜歡擁抱喔,
而且每天都需要很多很多的擁抱!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mauke 的頭像
    mauke

    mauke的部落格

    mau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